全文   书名   作者    编辑   ISBN  
肝衰竭新进展
 
 
 
肝衰竭新进展
作 者: 李兰娟
编 辑:李晓晨
点击次数:4060      评级指数: 评论星级
页 数:148页 开 本:32 版 次:1次
日 期:2016年10月 装 帧:简装  
ISBN:9787518920365    
价:¥78.00 折 扣: 无
书店价:¥78.00元 节 省:¥.00元
   
[本书暂无在线试读]
  内容简介:
    2006年以前,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衰竭在中国常被称为“重症肝炎”或“重型肝炎”,当时“肝衰竭”这一术语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很少应用,各种研究以及指南也多是从重型肝炎的角度而不是肝衰竭的角度进行的。而在欧美国家,习惯将这些病因不同但具有相似病理生理的过程,统一采用功能诊断“肝衰竭”。
    由于我国的“重型肝炎”与国外的“肝衰竭”这两个概念之间不是简单的对等关系,这使得我国的临床医生很难在这一领域进行国际学术交流。2006年10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制定了我国第一部《肝衰竭诊疗指南》,进一步指导和规范了我国肝衰竭的临床诊疗。此后,我国的相关研究逐步开始从肝衰竭角度进行。
目前,肝衰竭的治疗仍是世界性难题,国内外肝病会议均将此列为重要的讨论议题。通过国内外学者不断探索,在有些方面已经形成了一致性的意见。2002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成立了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制定了国际上首部人工肝指南——《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操作指南》;2005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发布了《急性肝衰竭处理的建议》;2006年10月,中华医学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肝衰竭诊疗指南》;2009年,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PASL)推出了《慢加急性肝衰竭共识》;2013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及欧洲肝病学会(AASLD/EASL)共同提出了以多脏器功能衰竭和发病3个月内高病死率为核心的慢加急性肝衰竭定义。上述资料是我们肝衰竭诊治中重要的参考资料。
    我们团队对肝衰竭诊治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余年的潜心研究,创建了独特有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李氏人工肝系统(包括李氏非生物人工肝、李氏生物人工肝和李氏混合型人工肝),在实际应用中显著降低了肝衰竭的病死率。研究还发现,肝衰竭患者存在微生态失衡的现象,而益生菌干预有助于改善肝功能,为肝病重症化防治创建了新的理论和策略;团队还应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模型(猪)并获得成功。以上的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肝衰竭作为重点研究领域,列入了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浙江大学作为牵头单位,率领国内优势单位和科技力量,开展了肝衰竭的发病机制、预后预测和治疗新方案、新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为降低肝衰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图书目录:
肝衰竭诊断标准在我国从无到有
1.中国肝衰竭研究10年历程
2.我国肝衰竭的最新分类和诊断标准
3.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亚急性肝衰竭和慢加急性肝衰竭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4.作为一种功能性诊断,肝衰竭的临床诊断应包括病因、临床类型和分期
5.各国对肝衰竭的分类、诊断标准等问题尚存在不同认识
急性肝衰竭的概念演变及诊断标准存在国内外的差异
6.国际上,急性肝衰竭相关概念的演变
7.各国的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存在一定差异
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诊断标准,各国始终存在争议
8.目前主要有4种慢加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
9.我国对慢性肝病基础范围的阐述有待发展
10.欧洲与亚太地区对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表现的描述存在差异
中国肝衰竭的主要病因是乙型病毒性肝炎
11.我国感染性病因中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
12.我国非感染性病因,如药物性肝损伤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肝衰竭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失衡现象及其发生机制值得探索
13.肝脏与肠道微生态关系密切
14.胃肠道微生态失衡在肝衰竭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肝衰竭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与肠道微生态失衡有明显的相关性
15.肠道内细菌过度增殖和细菌易位,可能是急性肝衰竭患者内源性感染的主要原因
16.内毒素血症的发生与机体易感染、肠道定值抗力下降及肠道内毒素过量有关
17.上消化道出血与肠道细菌内毒素诱发的NO与细胞因子有关
18.导致肝昏迷的物质主要来自肠道,与肠道菌群有关
19.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所致的功能性肾衰竭和急性肾小管坏死是肝硬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微生态调节剂对肝衰竭的治疗作用
20.微生态调节剂分成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三部分
21.肝衰竭微生态调节剂治疗有望延缓和降低肝衰竭的病死率
重症监护和营养支持是肝衰竭治疗的基础
22.重症监护中应注意监测实验室、血流动力学、颅内压等主要指标
23.肠内营养是首选的营养支持方法
不同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仍存在争议
24.早期应用拉米夫定能改善患者的生存率,晚期效果不明显
25.重度肝功能损伤患者要慎用恩替卡韦
26.替诺福韦对于乙肝病毒的免疫风暴已经爆发、HBV DNA已下降的患者,疗效可能下降
27.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和慢加急性肝衰竭孰好孰坏没有明确定论
28.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研究阐明
29.早期应用高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联合核苷类似物,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严重急性发作的预后
30.阿德福韦酯不作为一线用药
肝衰竭并发症治疗的新进展
31.继发感染时应避免长期、大量、重复使用抗生素
32.应及时、积极抢救脑水肿
33.肝性脑病应重视降氨药物的使用
34.肝移植或肝肾联合移植是目前彻底治愈肝肾综合征的唯一办法
35.推荐使用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作为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常规用药
36.肝肺综合征应采取对症治疗
人工肝是肝衰竭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37.人工肝脏可分为非生物型、生物型、混合型三种类型
38.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不同人工肝系统单独或联合使用
39.混合型人工肝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是未来肝衰竭治疗的重要手段
新型李氏人工肝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40. Li-ALS集成了血液净化技术,对重型肝炎肝衰竭疗效独特
41. Li-ALS的特点
42. Li-ALS的治疗流程与临床效果
人工肝的适应证和相对禁忌证
43.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适应证
44.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新型李氏人工肝疗效优于MARS
李氏人工肝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
45.李氏人工肝在肝移植手术前应用可增强患者手术耐受力,降低手术风险
46.李氏人工肝在肝移植手术后应用可显著改善移植肝功能和排斥反应
李氏人工肝在重症H7N9患者救治中的作用
47.清除细胞因子
48.精准管理容量
49.改善血流动力学
50.替代肝脏、肾脏功能
肝衰竭的预后因素及预后预测模型
51.影响肝衰竭预后的因素有多种
52.预测肝衰竭适用多因素预后预测模型
出版者后记
相关图书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如果您阅读过本书,或对本书有所了解,欢迎您发表自己的评论。您的评论将被网络上成千上万的读者所共享,我们将对您的支持深表感谢。
      您的评论在提交后将经过我们的审核,也许您需要等待一些时间才可以看到。谢谢合作。
.
1 花卉礼仪200问
2 木材材积表大全
3 2012在职攻读硕士..
4 于康家庭营养全书—中..
5 有效康复糖尿病 打破..
6 2012在职攻读硕士..
7 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
8 百日出栏养猪法(修订版)
9 2016年版中国科技..
10 名医偏方治百病大全集
11 中国秘方全书
12 糖尿病怎么吃怎么养大全集
13 2012在职攻读硕士..
14 瑜伽基础入门大全
15 超声医学(第四版)(..
 
.
1 2012在职攻读硕士..
2 果园山林散养土鸡
3 胃肠病怎么吃怎么养大全集
4 黄帝内经女人养颜养生..
5 老爸老妈健康长寿经大全集
6 中国秘方全书
7 蚯蚓养殖技术与应用
8 胎宝宝的第一营养书
9 2012在职攻读硕士..
10 2012在职攻读硕士..
11 2012在职攻读硕士..
12 婴幼儿常见病预防护理..
13 2012在职攻读硕士..
14 2012在职攻读硕士..
15 足浴保健与足底按摩大全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5号 邮编:100038 客服热线:010-58882938 Fax:010-58882953
版权所有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02443-3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852号 
Copyright (C) 2010 OneBook. All Rights Reserved!
反盗版举报